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聊家常 > 智库百科

临汾市2026年度水地小麦生产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25-09-19 07:33|栏目: 智库百科 |浏览次数:

   (一)“四适”精播,培育健壮个体和合理群体


   1.适期播种:水地小麦适播期为日均气温稳定在14~16℃。临汾市适播期为10月10日-20日,最迟播期不宜超过10月25日,其中北部早播、南部晚播,复播田早播、正茬田晚播,确保壮苗越冬。


   2.适量播种:根据品种特性、地力、秸秆还田整地质量和播期科学确定适宜播量。正茬田适播期内亩播量12.5~15公斤,玉米秸秆离田地块适播期内比正茬田亩增加播量1~1.5公斤;复播田适播期内亩播量15~17.5公斤,整地质量差或表墒差的地块亩增加播量1~2.5公斤。早播或晚播按每天减少或增加播量0.25~0.3公斤调整,适播期内播量控制在20公斤。


   3.适墒播种: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70%左右为适宜墒情。播种前墒情差的地块可在夏玉米收获前20天左右浇水,“一水两用”为适墒播种创造条件;播种时墒情差应在播种后2~3天浇蒙头水,或采用探墒沟播,提高出苗率;采用宽幅精播机播种一定要确保表墒和底墒适宜,否则应在播种后及时浇水,促进出全苗。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大于80%时,应待墒情适宜时再播种,以确保播种质量。


   4.适深播种:精细整地后的地块,采用浅旋、施肥、播种、镇压一次性完成播种,条播适宜播深为4~5厘米;采用宽幅精播机播种,适宜播深3~4厘米,播种后及时镇压或随播随压。


   (二)确保“底氮”平衡施肥


   按照“保氮稳磷减钾补中微量元素”原则施肥。产量>600公斤的麦田,亩施纯氮16~18公斤、P2O5 7~8公斤、K2O 3~4公斤;产量500~600公斤的麦田,亩施纯氮14~16公斤、P2O5 6~7公斤、K2O 3公斤;产量<500公斤的麦田,亩施纯氮12~15公斤、P2O5 5~6公斤、K2O 2~3公斤。漫灌浇水地块,氮肥按底肥+拔节肥7:3施入,强筋小麦氮肥按底肥+拔节期+灌浆期6:3:1施入,磷钾肥和多元中微量元素肥料1~2公斤全部底施;滴灌或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地块,氮肥按底肥+返青+拔节+灌浆6:1:2:1施入,磷按底肥+拔节8:2施入,钾肥按底肥+拔节+灌浆7:2:1施入。


   (三)秸秆精细还田,提高整地质量


   正茬田应在播种前15天左右旋耕整地,确保播前无杂草和地面平实。夏玉米应在播种前1~3天收获,并立即粉碎秸秆使其长度小于5厘米,若秸秆粉碎过长应用专用秸秆粉碎机再粉碎一遍,垄边和地头应无压倒的长秸秆。推荐每隔1~2年深松1次,深松深度应大于30厘米,深松后根据墒情适时整地,墒情较差或适宜地块应播前深旋整地,墒情大则晾墒,待墒情适宜再深旋,旋耕深度应大于15厘米,最好达20厘米左右,且边旋耕边镇压使地面平整,以提高播种质量。


   (四)合理优选优良品种


   根据土壤肥力、水灌溉利条件等选择适宜品种。中上等肥力麦田推荐种植:济麦22、鑫麦296、品育8012、尧麦33、尧麦602等;高肥力麦田推荐种植:烟农1212、衡麦28等;优质强筋推荐种植:济麦44等;扩浇地推荐种植:临旱6号。


   (五)做好播前拌种和土壤处理,防控土传病害


   针对近年来茎基腐、纹枯病和金针虫等病虫害呈加重发生趋势,应强化种子和土壤处理,预防苗期病虫害。


   病虫害较轻地块,选用合格的包衣种子、或每50公斤种子用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200~300毫升、或32%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0毫升、或45%烯肟·苯·噻虫悬浮种衣剂250克,兑水0.8~1升拌种。注意严格按剂量拌种,拌种后阴干,在0~3天内播种。


   地下病虫害较重地块,应先进行土壤处理,再播种包衣或拌种的种子,或进行二次拌种后立即播种。病害重发地块用五氯硝基苯,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地下害虫重发地块,用辛硫磷乳油,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拌细砂土20公斤,撒于地表旋耕入土。


   (六)科学化学除草,减少争肥争光


   主茎叶龄达三叶一心,且日均气温稳定在6℃以上,或早春日均气温8℃以上至拔节前,可选择无风晴天进行化学除草。水地麦田杂草种类较多,应根据优势杂草选择对路除草剂。以荠菜、播娘蒿等阔叶杂草为优势种群的可选用苯磺隆、二甲四氯钠等;节节麦较多田块可选用甲基二磺隆+助剂(推荐冬前化除);野燕麦、看麦娘等可选用恶唑禾草灵(骠马),均匀喷雾,忌重喷漏喷。化学除草应采用人工或自走式高杆喷雾机喷药,严禁用植保无人机喷药。


   (七)适时肥水管理,培育壮苗促增产


   漫灌麦田:推广冬水前移拔节期增量灌水技术。即秸秆还田麦田应在小麦三叶期后至昼消夜冻前浇越冬水,临汾市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浇水,水到地头立刻停水。正茬麦田或秸秆离田整地播种质量好的麦田,可将浇水时间推迟到昼消夜冻,水到地头立即停水,切忌浇水过多过晚,田面积水结冰导致死苗。翌年春季,壮苗田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浇拔节水,弱苗田应提前至起身中期浇水,旺苗田应推迟至拔节后期浇水,这次浇水应亩增加灌水量10~20方,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滴灌或喷灌水肥一体化麦田:推广水肥一体化精准水肥管理技术。生育期浇水4次,亩总灌水120~130方,分别于越冬前、返青期、拔节期和灌浆前期浇水,分别亩灌水量为40方、20~25方、40~45方和20方。结合水肥一体化设施,于返青期追施尿素3.5~4公斤,拔节期追施尿素7~8公斤和磷酸二氢钾2公斤、或高氮型水溶肥6~8公斤,灌浆期前期追施尿素3.5~4公斤。水肥一体化追肥时应先浇灌水量的60%,然后用灌水量的20~30%将化肥施入,最后用剩余灌水将管道清洗干净。


   (八)喷施叶面肥等,促进生长培壮增产


   晚播弱苗田、或旺长转弱麦田、受冻麦田等,在田间水肥管理基础上,叶面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免疫诱抗剂等,促进生长、增加分蘖而增产。叶面肥用0.3~0.5%磷酸二氢钾+尿素、或市售叶面肥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用芸苔素内酯、或胺鲜酯等;植物免疫诱抗剂用氨基寡糖、或壳寡糖等。


   (九)病虫害绿色防控


   返青后加强“两虫四病”监测防控。“两虫”即红蜘蛛、蚜虫,“四病”即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和茎基腐病,达到防治指标及时喷雾防治。返青后应加强茎基腐病监测,一旦发病,选用丙硫菌唑、或氰烯菌酯、或氰烯·戊唑醇、或嘧菌酯·丙环唑等喷雾防治。孕穗开花期至灌浆中后期进行“一喷三防”2~3次,一般间隔7~10天。红蜘蛛用阿维菌素、或阿维•哒螨灵;蚜虫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或吡虫啉、或苦参碱;白粉病和锈病用戊唑醇、或烯唑醇、或吡唑醚菌酯或其复配剂喷雾防治。抽穗扬花期遇3天及以上阴雨天,应用氰烯·戊唑醇、或丙唑·戊唑醇、或丙硫菌唑喷雾防治,间隔5~7天再施药一次,防控赤霉病。叶面肥可用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市售叶面肥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芸苔素内酯等。采用人工、或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或植保无人机叶面喷雾确保药液量均匀喷雾。茎基腐病建议用人工或自走式喷杆喷雾器增加药液量喷雾,确保防效。

   来源 ∣ 临汾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种业管理科

   编辑 ∣ 郭王成

Copyright© 2023 临汾乡村振兴网 版权所有 邮箱:lfxczxw@163.com 备案号:晋ICP备20220046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