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聊家常 > 获得感

读秦英老师的《柿子红了》读后有感

发布时间:2025-09-15 07:06|栏目: 获得感 |浏览次数:

   读秦英老师的《柿子红了》,像捧着一枚刚烘软的柿子 —— 指尖触到暖,舌尖裹着甜,连字里行间漫出来的乡情乡味,都带着生活最本真的愉悦。原来最动人的 “悦生活” 从不是轰轰烈烈的景致,而是藏在寻常食物里的时光印记:是童年柿树下的笑声,是家里磁缸里的等待,是家乡街头一树树的火红,每一口柿子的甜,都把平凡日子衬得亮堂堂的。


WuS5EgUa1kVHnxB4vs3jfga02b7fca260b586a768e86690e116f6f.jpg


   这份 “悦”,藏在童年乡味的细碎里,简单得让人心软。文中说,春末的柿花落了一地,“偷了针线串了挂在胸前”,这哪里是普通的花?分明是童年最珍贵的 “首饰”,串起的是孩子眼里不加修饰的欢喜;果子刚成形,就急着找洞藏起来,盼着放假吃自然烘熟的青柿子 —— 哪怕起初没什么甜味,那份 “盼” 本身就是快乐。还有顶着烈日给伙伴望风偷柿子的时光,汗水顺着脸颊流,心里却装着 “得手” 的雀跃,原来乡味里的愉悦,从不是精致的享受,而是和小伙伴一起 “折腾” 的热闹,是对一颗小柿子最纯粹的期待。



u=897714801


   这份 “悦”,浸在亲情包裹的乡味里,暖得让人踏实。家里情况好些,父母总会成筐买柿子,用小小的磁缸整齐摆好,再放上沙果 —— 这是属于秦家的 “秋日仪式”。等父亲拆开封,窗台上摆开一个个火红的软柿子,秋就深了。我仿佛能看见那样的画面:孩子凑在旁边,眼睛盯着柿子发亮,父亲递过一个,吸一口满是甜汁,连嘴角沾着的果肉都舍不得擦。这份乡味里,藏着父母的疼爱,藏着一家人对日常的珍视;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 “悦生活” 有了温度 —— 原来最安稳的快乐,就是家里总有你爱吃的味道,总有等着你的人。

   这份 “悦”,融在故土烟火的乡情里,美得让人安心。亲戚家的妇女围坐在一起削柿子晒柿饼,比着谁的皮削得长,削下的柿皮也不浪费,晒干了给孩子当零食;侯马街头推自行车卖酸柿子的人,桶里泡着淡黄的柿醋,是当地人吃面时少不了的滋味;临汾街上的柿树更是动人,秋来挂满红的、黄的柿子,叶子落了也不摘,就让它们 “招摇地红着”,直到园林局来收 —— 这哪里是柿子树?分明是家乡的 “风景线”,是邻里间默认的温柔,是故土独有的烟火气。这份乡情里的悦,是看见街头柿红就知道 “秋来了” 的踏实,是想起亲戚送的柿饼就心头一暖的怀念,是无论走多远,想起家乡的柿子就有的归属感。


pwwZu3oJl2GGh2jWSwWY8A9f4e8f0fd77dd7eefcf29860082f72f9.jpg


   关闭网页,仿佛也尝到了那枚软柿子的甜。秦英老师写的哪里是柿子?是用乡味串起的 “悦生活”:童年的乐、亲情的暖、故土的美,都藏在一枚枚柿子里。原来乡情从不是遥远的回忆,乡味也不只是舌尖的滋味 —— 它们是能唤醒快乐、温暖日常的 “开关”,让我们知道:生活的愉悦,从来都在这些带着温度的细碎里。就像文中说的,“太阳晒得久了,冷风冻得久了,柿子才会更红更甜”,日子也是如此,藏着乡情乡味的时光,才会更暖、更甜。

   散文—柿子红了

  题记:爱吃柿子,特别是那种软软的可以吸吮的,今年的软柿子已经摆在窗台上,这是传统,更是关爱。这篇写在2007年的文字,满满柿子的甜蜜,以及留在生命中的记忆和情怀。

   其实我并没有留意外面的柿子红了没有,只是今天丈夫买回来给我,我才知道柿子红了。实在是便宜的很,一块钱就买了十多个,是烘的软软的那种,也是我最爱吃的。生活好了,各种各样的果品数不胜数,而每每吃到了,也没有触动我,使我提笔写点东西,而今天吃到这滋味别样的甜柿子,我却想到了太多。

       柿子是打小就熟识的,田地里总是零零点点地长着柿子树,而柿子树下就是我们游戏的好场所。春来了,柿树便飞快地长着新叶,在春末时就茂盛地遮住了太阳。柿树开花了,总会落一地的花,那花不很美,也想不起来有什么香味,但有如玉琢,肥厚淡雅,我总是偷了针线,串了挂在胸前,也是童年的一大乐事。更为愉悦的是果子初成,只要是有了形,就总有落下的,而我们收集了,找个洞洞藏了,盖上一些草,接下来的一周的时间都在盼望着放假,去吃这些自然烘熟了的青柿子。刚开始时,没有什么甜味,但也是一种乐趣,而秋将近了,每次都能吃到甜极了的黄绿色并不美观的柿子。

   少时的记忆除了吃,并没有留下什么。而有种习惯一直延续到很大的年岁,长到十来岁的大姑娘了,仍是乐此不彼,就是与伙伴们爬上柿子树,偷柿子。我最是没能力的,倒不是上不了树,只是下不了手,所以我多做的是望风,而为了不被下地的农民看到,我们多会顶着火热的太阳,至今我仍可以记忆起如雨而下的汗水,伴随着得手的喜悦。其实,打小也不少吃柿子,因为家里情况好一些,所以只要本地的水果,父母总是成筐地买回来,而年年自己家里烘柿子也是惯例。记得那时,买回的柿子虽然已经红了,但却不能吃,必得烘过才能吃的,因为我们都爱吃软的,所以多是烘软的来吃的。一只小小的磁缸,把柿子一个个整齐地摆了,还要放上沙果,接下来就是等待,总有一天,父亲拆了封,一个个甜软的柿子,摆在窗台上,火红的,秋就深了。  

   其实柿子红了吃法也是很多的,有用温水烘的,我不太情楚过程,但那种也是极甜的,只是硬的,不如软的吸着就可以吃。记得到亲戚家里,家里的妇女一人一个小刀,削着柿子的皮,大家笑着说着,比着谁削的皮长,这些削了皮的柿子是用来晒柿饼的,我们的方言叫作柿丸子。而那些被削下的皮也不会扔掉,也会晒出来,冬天时这就是孩子们的零食了,所以亲戚每年都会送来一些,母亲放在方方的饼干盒中,每每只会给很少的一些。多年没有吃到过了,太约亲戚家也是多年不做了。

   更为特别的是在侯马工作的时候,吃的那种酸柿子,酸柿子会卖整整一个冬天,没有固有的摊子,总是有人推了自行车,带着桶来卖,听说是泡了柿醋的,一种淡黄的,极酸的醋。我是老西,但从不爱吃醋,总认为醋的个性过于极端了一些,醋的酸会掩盖所有食物的香,所以对这种酸到了家的柿子醋并没有好感,只是当地人吃面时,总会足足地倒上一股。

   柿子红了,我想到了这么多,明天出了门一定留意一下街上的柿树,临汾号称花果城,前些年,街景中也是果品丰盛,有石榴,有梨,有苹果,当然更多的就是柿子了。而多年下来,其它的树大多退化了,只有柿树一直是生机勃勃。每到秋来,火红的柿子挂满了树,各种各样的柿子,有盘柿,有罐柿,有盖柿,有大柿,有小柿,有火红的,有黄红的,还有金黄的。这些街景的柿子一直要挂到冬天,直到柿树的叶子全落了,留下一树树红彤彤的果,招摇地红着,而市民是没有人摘来吃的,就挂着美着。直到柿子软了,挂不住了,要掉下树了,园林局才会请人来收。

   今天吃了柿子,想来街上的柿子已经红了。街上的柿子红了,那么秋当真是来了。秋当真是来了,冬天就不会远了。想冬日冷风中的冻柿子,那滋味别提是多美了。有人说,就是因为太阳晒的久了,冷风冻的久了,柿子才会更红,才会更甜。今年冬天一定要买点冻柿子来吃的,而一定要吃那种最大个的,最好是带着冰茬的。

   柿子红了,我才知道它已成熟了,甜柿子的滋味在秋风中弥漫,唤醒我甜蜜的童年记忆和弥漫的甜蜜情怀。(秦英)

   编辑 ∣ 郭王成




Copyright© 2023 临汾乡村振兴网 版权所有 邮箱:lfxczxw@163.com 备案号:晋ICP备20220046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