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乡村振兴网讯:7月10日,临汾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宣讲团乡宁县报告会举行。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景华带领市级集中宣讲团第三组成员乡宁县台头镇党委书记陈建明、吉县吉昌镇党委副书记王怡璇、浮山县天坛镇副镇长梁相楠、襄汾县邓庄镇涧沟村党支部书记杨国茂开展宣讲。乡宁县政府副县长卫明主持会议。

赵景华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全面领学,特别是对李云峰书记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进行了重点学习。
赵景华指出,市级宣讲团又一次来到乡宁县开展新一轮集中宣讲,既是持续跟进落实市委李云峰书记的要求,又是动员推进常态化宣讲工作开展。希望县、乡、村干部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将专题宣讲打造成我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一个靓丽品牌,以宣讲促工作,将常态化宣讲与日常工作推进结合起来,认真开展,扎实推进,收到效果,发挥作用。
赵景华要求,乡宁县要精心组织,扎实做好常态化宣讲工作,切实通过广泛开展常态化宣讲,形成学先进、赶先进、比学赶超、推进工作的浓厚氛围;同时要高度重视发掘和收集身边的典型,挖掘培养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的典型,发现和收集宣讲工作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发挥这些好典型、好样板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卫明强调,全县“三农”干部要在“学深悟透”上层层递进,让先进经验内化于心,学出政治清醒,学出系统思维,学出思路方法;要在“落地见效”上步步为营,让示范样板外化于行,做到聚焦民生抓细节,锚定特色筑根基,激活主体聚合力;要在“扛责冲锋”上层层压实,让优秀典型转化于效,当好“领头雁”,拧紧“责任链”,算好“民心账”。同时,就开展常态化宣讲进行再强调、再落实。

报告会上,陈建明讲解的“从改造‘臭水塘’,到整治‘龙须沟’,让群众看得见变化”,启示大家乡村振兴不是搞“高大上”的形象工程,要从群众最关心的“房前屋后、柴米油盐”抓起,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振兴就在身边”。王怡璇讲解的的“吉昌镇瞄准‘上东村距离县城仅6公里’的区位优势,打造‘东方·时光’儿童主题乐园”,启示大家要紧扣自身比较优势,把“千万工程”的普遍规律转化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路径,避免“千村一面”。梁相楠讲解的“在包村工作中,直面‘矛盾冲突’的难题,用‘发展土鸡蛋产业’‘开设惠民食堂’的办法破局”,启示大家学习经验不能照抄照搬,要带着本地的“产业短板、治理难点、民生痛点”去学,让先进经验精准对接村子实际发展需求。杨国茂讲解的“‘扑下身子实干’‘把心思全放在村里’‘别人说咱不行,越要干成’的为民办事干事成事的奋斗精神”,激发了大家苦干、实干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澎湃动力,鼓舞了乡村干部的士气,提振了大家的精气神。

乡宁县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副职,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共300人参加。(王甲)
来源∣临汾市农业农村局
编辑∣郭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