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县算是相对比较熟悉的地方,那个精巧玲珑的鼓楼是这座城给我的第一印象。距离这一次,我们特意来看看汾西,时间已流走了二十多个年头,而鼓楼却仍是初见时的模样。
我并不知晓这条长街的名字,但就感觉它是这座城的脊梁,汾西县城是临汾唯一建在黄土塬面上的城市,其他的县城都在山沟沟里、河畔畔上。据说这里在1400多年前的北齐时期,就初建了城池,"姑射峙于西,汾流环于东"的特殊地理位置,让这座古老的山城,成为了冷兵器时代绝佳的军事防御屏障。
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原之城,四季的山风掠过垣面,让这里具备了温凉爽利的气候条件,就这几天,要比临汾城里低上好几度。是的,我们西进蒲县是想要追逐吕梁的山风,看看汾西,也是想要感受感受这黄土塬上游走的清凉。
进城的时候就想好了,晚上一定要先去看看夜色里的鼓楼,所以在清凉的晚风中,我们沿街向西。不得了了,那灯火通明处,竟然是一个偌大的下嵌式体育场,夜风里人群如潮,成群结队,不仅是跑道上,还有草地上,就连看台上,那儿那儿的都是人。罢了,我有密集恐惧症,就在上面看看这繁华的烟火人间,看看这欢乐喧嚣的山城之夜。
不想,竟然碰到了先生的旧识,师小妹惊愕的看着他,“哥!啥时候回来的!多待两天吧,我请你吃个饭啊!”这是他乡遇故知偶得的欢愉,更是故地重游里幸运的邂逅。最了不得的是,这妹子竟然是我原来的同行,而且是我们来检查工作时,配合接待的人。人家还记着我,我却已经忘记了她。罢了,这又是一次擦肩而过,又将是一个记忆里的恍然,无论如何都是快乐的遇见。
鼓楼的霓虹炫目闪亮,绝对是汾西夜色里的颜值担当。我的心里漾着喜悦,必须拍照留念,因为来过那么多次,都没有与她同框,而她依然美丽,我却已先她老去。
从鼓楼归来,我们在酒店后院里吹风,后院紧邻着深邃而宽阔的沟,风就从沟那边来!酒店临街,后院临沟,这城窄的没有宽度,只有长度,而且没有两条并行的街,地地道道是建在了一条圪梁梁上的城。
没有放过清凉的夜风,怎能放过更清凉的晨曦。
天蒙蒙亮,我跟太阳一起睁了眼,立即打开酒店厚重的窗帘,让敞亮无遮挡的视野完全开放。看看沟对面圪梁梁上的庄稼地和绿坡坡,先给自己的眼睛做一个绿色SP。
带着狗儿嘟嘟,又来到后院,宁静的花园子和菜畦子,跟我们一起享受着凉爽的晨风。那一架葡萄已是果实累累,悄悄然美妙在这圪梁梁上的城里,圪梁梁上的角落里。
在清晨的睡眼朦胧中,我们又走上了那条长长的街,夜里向了西,这会儿朝东去。我想去看看这城里曾经去过的地方,看看汾西,这些年变化了的模样。晨风和着槐香,有了这条街就应该有了这些树,年年槐花开,满街花雨飘。以前每次来,都不是花季,这繁密硕大的国槐树,是看看汾西里最美丽的浪漫,但也是环卫工人和临街商铺最闹心的烦忧。
我最喜欢的还是县委县政府质朴静谧的大院,特别具有稳健的感觉。尤其是那个上院下院之间的台阶,似乎让我看到了从这里上上下下奔波的人们,听到了他们谈论的事情和事情背后的喜怒哀乐。先生不时的指点着、介绍着,那些我认识的,曾经在这里工作的人物形象,一一浮现在了眼前。
回到了街上,一个小铺面前聚集着人群,走近了看看,原来是个彩妆店,正在给准备表演节目的小朋友们化着美美的妆,那一张张小脸,飞上了红云,像这山城的街道上,开出了朵朵鲜亮亮的花儿。
哎呀呀!一个傍晚,一个清晨,夜里向西,晨起向东,我们逛完了这条长长的街,也逛完了这座圪梁梁上的城。
离别时分,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先生曾经工作的地方——汾西县交通警察大队,我们的突然造访,带给了大伙瞬间点燃的热情,办公室里仅仅不到半小时的座谈,充满着欢声笑语。当我表达了对圪梁梁上的城,一条长街贯东西的认知。张警官告诉我:“那可是填了好几条沟,才成了这么一条街,那个土方量,堪比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哦!原来这条长街,原本并不是这么长,原来这条长街还有这样的前世和今生,原来这圪梁梁上的城,建设的那么艰难,却留给了今天的人们无限的骄傲和自豪,因为汾西是临汾独一无二的圪梁梁上的城,那条长长的街是这座城的脊梁,是汾西人的荣光。
作者∣秦英
编辑∣郭王成